就日本帶給周邊國家矛盾的心情,一直是我好奇的地方,雖然在二次大戰之後,各個國家都很困苦,但是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所作的奉獻上,日本的國民看來更能犧牲,個人認為似乎跟根深蒂固的皇民文化有關(很多日本人在二次大戰天皇宣布投降後就切腹),因為有一個深植心中的信仰,可以為這個信仰付出所有,這樣看來就必須瞭解天皇是怎麼樣的存在,先來研究一下天皇的起源,不過要先注意的是日本天皇跟中國的改朝換代截然不同,以整個歷史來說,可以說是一脈相傳(雖然有點技術犯規),只有不同年號,整個天皇血統一脈相傳沒有被推翻,或許是代代相傳的血統堅定了日本的皇民思想,就是這生生世世累積的堅定思想,讓他們會為這個天皇跟國家犧牲吧。
因此,就先來研究天皇看看,而如果要探討天皇的來源,就要從古事記跟日本書紀下手,所謂君權神授,這兩本書都是用來宣告天皇的正統地位來自於天神,奇怪的是這兩本書的年代其實很相近,這就讓我覺得奇怪,為什麼同樣的內容要由兩本書來闡述呢?
古事記是太安萬侶完成的,他是日本奈良時代的文官,在711年(和銅四年)奉第四十三代的元明天皇命令,紀錄稗田阿禮口誦之《帝紀》和《舊辭》並編纂成史書,隔年正月完成(竟然只花一年)。
而日本書紀的作者雖然掛名是舍人親王,但不是他寫的,他是主持編纂《日本書紀》,耗時西元681年至720年,身分是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皇族,是第40代天武天皇皇子,在他六十年的歲月裏,有四十年跟日本書紀有關。
這樣看來,兩本都是天皇下令完成的啊。
搞混的我,查了一下天皇系譜,才發現複雜啊,原來舍人親王的父親天武天皇(40)是篡位的,天武天皇跟他哥哥天智天皇(38)相處似乎並不好,在天智天皇(38)死後,天武天皇(40)跟天智天皇(38)的兒子弘文天皇(39)展開戰爭(壬申之亂),結果是天武天皇(40)贏了,可是,天武天皇(40)死後,沒有男生繼位,而是由他的皇后持統天皇(41)即位,這份皇后的身分也很特殊,是天武天皇的哥哥天智天皇的女兒,也就是一位女天皇,這位女天皇再讓位給她的孫子文武天皇(42),但文武天皇(42)早死,竟然由他的母親元明天皇(43)繼承,再一個女天皇。
照這樣的發展跟一些揣測來看,天武天皇篡位之後,想要證明自己天皇的正當性,就叫兒子舍人親王去做一本書來宣揚自己登基的理所當然,但是在死掉之前都還沒看到這本書,結果兒媳婦知道這件事,這位兒媳婦又是個很有想法的女人,能做出遷都平城京,開創奈良時代這樣的大事,叫人寫本書在歷史留名應該是很正常的吧,只是舍人親王看到古事記的完成可能不是滋味吧,蒐集了二十幾年的資料,還沒編寫完成,別人卻只花了一年,因此不只是要匯集各種古籍的內容,也要把比古事記更加正式,比古事記更加完整。
就以整個發展背景來看,古事記是紀錄稗田阿禮背誦出來的記憶,所以來源單一,稗田阿禮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單純的內容會方便流傳,但日本書紀則是收集各種可以到手的資料,再依據內容綜合成書,考慮到名稱,先後順序,以及宣示政權正統的目的,又依照唐朝史書格式編撰,難度不僅比古事記高,而且複雜的說明反而不易傳播,比較像是考證用,同樣都是要講君權神授,兩本書卻有不同的方式,懶惰的我不是想要翻譯整本書,而是想要看看書的內容是如何讓皇民思想影響日本,所以這裡不會寫出完整的文章,而是個人認為重要的部分。
接下來,想要進入正題了,但是這本書雖然是用唐朝的文言文寫的,但還是有日文的用法,而這時候還沒有平假名跟片假名,怎麼用日文呢?所以日文的部分就拿漢字當發音,比如"美蕃登"要用日文發音是みほと,竟然是指陰部的意思,所以整本書雖然都是漢字,但其實是中日文夾雜的,我大部分是參考底下路徑的說明慢慢推敲。
日本的神代。
古事記:天地剛成,在高天原出現三位神明,
天之御中主神、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隱身,
此時,世界猶如油脂一般滑潤無形,有個像葦牙的東西化為,
宇摩志阿斯訶備比古遲神、天之常立神,隱身,
這五位神明稱為別天神(或者別稱為天神)
再來是,國之常立神、次豐雲上野神,隱身,一位神為一代,兩代獨神
緊跟著,兩位神為男女一對,合為一代
宇比地邇上神、須比智邇去神、
角杙神、活杙神二柱、
意富斗能地神、大斗乃辨神、
於母陀流神、阿夜上訶志古泥神、
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
這十二神為神世七代
日本書紀:遠古渾沌如蛋,清陽者昇為天,重濁者降為地,
天地之間有一個如葦牙的東西化為:國常立尊;國狹槌尊;豐斟渟尊,
此為乾(天)道之陽氣所化,是為純男
接著,天地陰陽之氣交和,化為四對神,
埿土煑尊、沙土煑尊;
大戶之道尊、大苫邊尊;
面足尊、惶根尊;
伊弉諾尊、伊弉𠕋尊
一對為一代,再加上三位獨神,是為神世七代
感想: 古事記一開始就直接講神,最高階的天神住在高天原,而且還沒有形象,而接下來的神就是一對一對的存在,日本書紀雖然有借用盤古開天的形容,但是神的方面也是跟古書記一樣,這跟中國神話就不同了,這讓我很困惑,因為日本接受中國的唐朝文化,在神話部分卻不一樣,反而有點類似希臘神話的男女設定,往下有個更明顯的例子。
日本建國眾神現身
古事記:天神命令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拿著天沼茅固定大地建國,兩位神明就站在天浮橋用天沼茅反覆的沾下拿起,在茅尖滴落的鹽累積成了淤能碁呂嶋。兩位神在島上看到很大的天之御柱跟很大的房子,兩神就繞著柱子,相遇之處交合,但是,因為相遇之時,伊邪那美先說話,第一個孩子流產,第二個孩子淡嶋卻營養不良,兩神又重新繞柱,由伊邪那岐先說話,終於順利生下八大島、六大島,這樣就完成國土的建立,再來就是神。總共產下十四個島,三十五位神。
但是伊邪那美在生下火神的時候,燙傷了陰部,再生下幾位神後就到黃泉去了,伊邪那岐在屍體邊痛哭的時候又生出了幾位神(男性也能生?),伊邪那岐一氣之下,拔出劍殺了火神,想不到從劍上不同部位滴下的血生出了八位神,而且火神的屍體上也生出神來啦。殺火神的劍名為天之尾羽張。
伊邪那岐把伊邪那美葬在出雲國與伯伎國堺比婆之山後,還是想見伊邪那美,就追到黃泉國,只是伊邪那岐不聽話,看到了伊邪那美腐爛的軀體,產生了八雷神,嚇到之後往回跑,伊邪那美感到被侮辱就派部下追都失敗,伊邪那美自己動身,在黃泉比良(ひら)坂追到了伊邪那岐,伊邪那岐立刻拿大石塞住回到人間,這一過程又產生了一些神。
伊邪那岐認為去了黃泉國汙穢的地方,就到海邊淨身,在脫去身上衣物時,產生了十二位神,洗身體的時候產生了十四位神,重點來了,
洗左御目時、所成神名、天照大御神。次洗右御目時、所成神名、月讀命。次洗御鼻時、所成神名、建速須佐之男命
伊邪那岐竟然叫天照大御神管理高天原,月讀命管理夜之食國,速須佐之男命管理海原,
但建速須佐之男命因為思念母親一直在哭,使得青山河海都枯了,伊邪那岐得知建速須佐之男命想去根之堅洲國找伊邪那美,就放逐了速須佐之男命,然後自己到淡海之多賀引退了。
日本書紀:主角換成伊弉諾尊、伊弉𠕋尊,相遇的過程跟古事記類似,順利也是生了國土八大洲及山川草木之後就要生天下之主,然後開始不同了,
大日孁貴,大放光明,遍照上下四方,於是就用天柱將其送上天
月神, 光芒略低於大日,也送上了天
次生蛭兒, 營養不良,放到天磐櫲樟船讓他隨波逐流
次生素戔鳴尊,雖然勇猛,但只會哭,父母親就生氣地說:"你無法君臨宇宙,就去治理偏遠的根國吧",伊弉諾尊在分配完之後,就到淡路之洲隱居了。
感想: 這個世界一開始是汪洋一片,然後又有兄妹結婚的事,讓我想到中國南方跟南島民族所流傳的洪水神話,因為古事記跟日本書紀完成時間都遠遠晚於其他國家神話出現的時間,所以我合理懷疑是借用其他國家神話,雖然其他國家的洪水神話出現之前,就有眾神存在還有打鬥的故事,但古事記不管洪水之前,直接使用了洪水後的描述,原本兄妹結婚是為了造人,而古事記改成了造神,這是亞洲地區的洪水神話,日本會採用是理所當然,而天照大神跟月讀神則有點像盤古消失時,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的內容,奇怪的是黃泉國的那一段,很明顯就是希臘神話天琴座的故事,唐朝應該還沒有引進希臘神話,日本就已經使用了這個橋段,令人不禁懷疑那個時代是不是就已經有歐洲人登陸日本了。
另外,黃泉國原本還有個黃泉神,最後,伊邪那美成了黃泉津大神,伊邪那岐卻什麼都沒有的引退,連接管高天原的天照大御神也是女性,這讓我想到最初的日本是不是女性領導,男性則是經過了一番爭鬥仍然失敗,所以先退了下來,也聯想到卑彌呼(ひみこ),雖然目前卑彌呼的年代還沒完全斷定,而且日本史書也沒有明確記錄卑彌呼的傳說,能夠提供有利參考的大概只有魏志倭人傳,不過卑彌呼的形象是女巫,弟弟協助統治邪馬台國,也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像。
而且,高天原應該是最高的天神所居住的地方,竟然是由下界神明的後代來管理,先不管天神隱身了,一般來說,下一個等級的神應該是上不去,這讓我想到希臘神話,泰坦巨神被打敗,宙斯三兄弟分別掌管三個區域,更奇怪的是,女兒都跑到最上層去了,老爸自己留在下界,然後就音訊全無,這個發展讓我無法理解,但是,這時候如果不讓天照大御神去高天原,接下來的戲就演不下去了,慢慢看你就會了解箇中設計。
建速須佐之男命(素戔鳴尊)的不爽
古事記:被放逐的速須佐之男命想到高天原跟天照大御神告別,天照大御神卻認為他居心不善而嚴陣以待,在談判過程生下各自的子女,變成各地方的先祖,雖然速須佐之男命不是來奪取高天原的,但是祂卻開始大肆破壞,讓天照大御神嚇到躲進天石屋戶,這時,高御產巢日神之子,思金神,想辦法引出了天照大御神,鬧事的速須佐之男命又被流放,逃亡過程還殺了一個神,生出了五穀。 速須佐之男命逃到出雲國之肥河上・名鳥髮地,遇到大山津見神之子足名椎,他有八個女兒,被八俣遠呂智每年吃掉一個,只剩下一位櫛名田比賣,速須佐之男命用計灌醉八個蛇頭,砍了八俣遠呂智,在蛇尾發現草那藝(なぎ)之大刀,獻給天照大御神。速須佐之男命娶了櫛名田比賣之後。
櫛名田比賣以、所生神名、謂八嶋士奴美神。
又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大市比賣、生子、大年神、次宇迦之御魂神。
最重要的配角大國主神出現。
兄八嶋士奴美神、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木花知流比賣、生子、布波能母遲久奴須奴神。
此神、娶淤迦美神之女・名日河比賣、生子、深淵之水夜禮花神。
此神、娶天之都度閇知泥上神,生子、淤美豆奴神。
此神、娶布怒豆怒神此神之女・名布帝耳上神,生子、天之冬衣神。
此神、娶刺國大上神之女・名刺國若比賣、生子、大國主神・
亦名謂大穴牟遲神・亦名謂葦原色許男神・亦名謂八千矛神・亦名謂宇都志國玉神、幷有五名
日本書紀:被命令統治根國的素戔嗚尊出發前,升天向天照大神告別,一樣是談判各自生下五男三女,然後素戔嗚尊傷了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就躲到天石窟,然後被引了出來,素戔嗚尊就被趕出天,跑到出雲國簸之川上,遇到國神脚摩乳,每年被八岐大蛇吃掉一個女兒,現在只剩下奇稻田姬,素戔嗚尊用計殺了八岐大蛇,在尾巴發現草薙劒(又說天叢雲劒,至日本武皇子、改名曰草薙劒),獻給天照大神,素戔嗚尊跟奇稻田姬生兒大己貴神之後,就到根國去了。
感想: 這一段下來,我看到了皇族之間的鬥爭以及複雜的血統。在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創國之後,產生了非常多的部落,天照大神是女性的特徵,猜想一開始應該是女性當權的狀況,就連伊邪那美到黃泉之後也是轉變為主,還回頭一天要殺一千人。另外,當弟弟想要挑戰這個高天原政權的時候,卻遇到其他氏族的反抗。速須佐之男命娶了大山津見神之子的女兒之後,生的兒子還娶了大山津見神之女,還兩個,所以女權當政的狀況一開始還無法動搖。
此外,出現了一點外來政權的跡象,從現實面來看,依照實際考古跟DNA比對的結果,日本最早的原生人種應該是繩文人(雖然更早之前還有,太遠了),之後還有彌生人從大陸移居過去,所以應該是有兩種政權衝撞的過程,兩本書讀到這個段落,我設想了一個情節,神話裡面用高天原跟葦原中國兩個名詞來代表兩個不同的人種,從神話的描述來看,葦原中國指的是下界,可能是原本的日本土人,而高天原是天神居住的地方,應該是外來民族來到日本住的地方,雖然高天原一開始派伊邪那岐跟伊邪那美要來統治,一開始地廣人稀,可以到處分封領土,最後兩人意見有了分歧,發生戰爭之後,伊邪那岐就躲了起來,孩子們也退到不同地方,甚至回到高天原。又過了一段時間,高天原在經歷一場內亂之後,戰輸的一方逃到日本東部,甚至慢慢統治了部分地方。在大國主神出現之後,血統就開始進入主題了。
大國主神到須佐之男命的住所時,跟他女兒須勢理毘賣結婚了,須佐之男命用蛇、吳公與蜂來考驗大國主神,都被須勢理毘賣破解,須佐之男命要放火燒大國主神,又被鼠所救,須佐之男命又要大國主神幫他抓頭蝨,其實卻是一堆吳公,雖然還是靠須勢理毘賣破解了,但是繼續待下去有可能真的被殺,大國主神就趁須佐之男命睡覺的時候,把他的頭髮綁在屋簷柱上,順手把他的生大刀與生弓矢及其天詔琴帶著逃跑了,須佐之男命醒來解開頭髮追到黃泉比良坂,眼看追不到了,就大聲說,你可以拿著生大刀與生弓矢打敗你兄弟,要把我女兒當正妻,就可以住在高大的宮殿裡,於是大國主神就真的把八十神打到山上河邊整個潰散,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那一開始的八上比賣呢,雖然有追了過來,但是怕須勢理毘賣,就把兒子夾在樹枝裡回去了。
大國主神(八千矛神)又想娶高志國之沼河比賣,兩人互唱情歌之後就結合了,須勢理毘賣命不爽的追了過來,跟大國主神兩神也是互唱宣誓之歌,不過須勢理毘賣確認自己的大老婆地位,就不管大國主神,而大國主神就開始娶盡天下所有比賣(公主),然後又回到了出雲,這時候,竟然有一位神產巢日神之御子、少名毘古那神來跟大國主神共同治理天下,然後冒出了大年神的娶妻過程,大年神是哪尊?應該是建速須佐之男又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大市比賣、生子、大年神。
感想: 大國主神建國的這一段,日本書紀並沒有像古事記這樣的大書特書,反而很快地就講天照大神之孫的故事,除了想要快點進入主題之外,一個關鍵人物--須佐之男的身分不好交代,簡略一下古事記的神代發展,須佐之男跟祂姊姊天照大神的鬥爭失敗了,到出雲國殺了八歧大蛇然後開始娶妻生小孩,生出一個孫子為大國主神,而這位大國主神最後娶了須佐之男的女兒,並得到祂的幫助(大刀與生弓矢是軍隊)又到處娶妻生小孩,照這樣原文下來,大國主神是娶了祂姑姑嗎?但,一位是出雲國的須佐之男,一位是根堅州國的須佐之男,我認為這是不同的兩位部落酋長,須佐之男就是一個稱號,就是對勇猛粗曠、滿臉鬍鬚的壯男的稱號,底下是古事記寫到三個須佐之男的名號,也許可以認為是筆誤,但我認為已經是不一樣了。
建速須佐之男命:次詔建速須佐之男命「汝命者、所知海原矣。」
速須佐之男命:故、伊邪那岐大御神、詔速須佐之男命
須佐能男命:「可參向須佐能男命所坐之根堅州國、必其大神議也。」
古書記上卷之三標題是寫天照大神與須佐之男命
日本書紀:天照大神之子正哉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尊、娶高皇産靈尊之女𣑥幡千千姬、生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皇祖高皇産靈尊、欲立皇孫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以爲葦原中國之主。故、高皇産靈尊、召集八十諸神而問之曰「吾、欲令撥平葦原中國之邪鬼。當遣誰者宜也。」僉曰「天穗日命、是神之傑也。可不試歟。」於是、卽以天穗日命往平之、然此神侫媚於大己貴神、比及三年、尚不報聞。故、仍遣其子大背飯三熊之大人,亦名武三熊之大人。此亦還順其父、遂不報聞。再派天國玉之子天稚彥,仍然失敗,於是,再派磐裂根裂神之子磐筒男・磐筒女所生之子經津主神,稜威雄走神之子甕速日神、甕速日神之子熯速日神、熯速日神之子武甕槌神,兩位神就踏著劍對大己貴神說,皇孫要來了,讓不讓。大己貴神推給了兒子事代主神,那時事代主神正在釣魚賞鳥,事代主神聽了就閃了,大己貴神交出廣矛也引退了。
感想: 看到現在,認真考究的話,須佐之男也是伊邪那岐所生,可以說有神的血統,大國主神繼續統治下去也無不妥,但是如果要凸顯更崇高的血統,那就比不上高天原的天照大御神,所以突然來了一段天照大御神要來統治葦原中國,雖然有點突兀,卻也不是不能理解,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君權神授這件事正式的走進歷史,一開始高天原也有派使者要好好講,但被大國主神給化解,但最後還是派軍隊來,乖乖投降了。
古事記:天照大御神雖然命令兒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去葦原中國,但是,兒子卻說孫子已經出世了,就教孫子天邇岐志國邇岐志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去吧。於是天照大御神賜與八尺勾璁・鏡・及草那藝劒,天孫就取佩頭椎之大刀、取持天之波士弓、手挾天之眞鹿兒矢出發了。天孫降臨之後,想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阿多都比賣亦名謂木花之佐久夜毘賣,大山津見神連大女兒石長比賣也送了過來,天孫卻嫌醜而退了回去,大山津見神就嘆息的說,石長比賣能讓天孫的生命如石頭般堅固,如今只留下木花之佐久夜毘賣,生命會猶如花一般燦爛但卻短暫。
沒多久,木花之佐久夜毘賣要生孩子了,天孫卻奇怪怎麼那麼快,木花之佐久夜毘賣就發誓如果不是你的,就難產,如果是你的,就一切順利,更蓋了一間沒有窗戶的大房子,進去待產的時候還放火,最後所生之子名、火照命、次生子名、火須勢理命、次生子御名、火遠理命、亦名、天津日高日子穗穗手見命。
日本書紀:高皇産靈尊、以眞床追衾、覆於皇孫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使降之。時彼國有美人、名曰鹿葦津姬是、天神娶大山祇神、所生兒也。結合一天晚上就有身孕,皇孫不信,鹿葦津姬忿恨,造了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進去之後封住入口放火,始起烟末生出之兒、號火闌降命。次避熱而居、生出之兒、號彥火火出見尊。次生出之兒、號火明命。不久,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駕崩,葬在筑紫日向可愛之山陵。
感想: 看來平定葦原中國花了一點時間,本來是派兒子,後來派了孫子來,因為大主國神已經投降了,所以天孫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這樣一來,高天原就徹底掌握了葦原中國,為了讓高天原的血統有憑有據,古事記特別寫出了三大神器來代表這是從天而來的證明。另外古事記多了一段不長命的說法,讓我聯想到,也許大山津見神一開始就有想到水土不服這個問題,所以就派懂得調理的大女兒來,但卻被退回,為了之後的天皇不長命留個說詞。日本書紀也特別還提到駕崩,這兩本書到這裡都已經提到壽命、死亡,這意味著從高天原來到葦原中國的天孫從無限的神變成了有限的青草人。
火遠理命、日子穗穗手見命者、坐高千穗宮、伍佰捌拾歲。御陵者、卽在其高千穗山之西也。
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娶其姨・玉依毘賣命、
生御子名、五瀬命、
次稻氷命、
次御毛沼命、
次若御毛沼命、亦名豐御毛沼命、亦名神倭伊波禮毘古命。四柱。
故、御毛沼命者、跳波穗渡坐于常世國、稻氷命者、爲妣國而入坐海原也
日本書紀:兄火闌降命、自有海幸、弟彥火火出見尊、自有山幸,兩人交換生存工具之後各無所獲,兄還弟弓箭,弟卻丟掉了魚鉤,坐在海邊嘆息,一位鹽土老翁經過,送他去海神之宮,雖然有找到魚鉤,彥火火出見尊因娶海神女豐玉姬,就住了三年,彥火火出見尊終於想到要回家,海神教他對付哥哥的方法,而豐玉姬請彥火火出見尊在海邊蓋房子要生產,但方産化爲龍之時被彥火火出見尊看到,豐玉姬就氣到把兒子丟在海邊回去了,兒子名為曰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後久之、彥火火出見尊崩、葬日向高屋山上陵。
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以其姨玉依姬爲妃、
生彥五瀬命、
次稻飯命、
次三毛入野命、
次神日本磐余彥尊、凡生四男。
久之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崩於西洲之宮、因葬日向吾平山上陵。
感想: 在看這一段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搞的就是有點浦島太郎的感覺,只能說單單去海底龍宮的這一段就讓我很好奇,是不是有關係。說實在的,總覺得老大比較倒楣,天照大御神到高天原,結果弟弟建速須佐之男跑去大鬧,到出雲之後建立自己的國家,八十神應該是眾多兄弟的代稱,大國主神則像是小弟的感覺,而海幸彥的東西被弟弟弄丟了,結果被弟弟慘電,整個感覺就是小的比較吃香。
其實故事到這裡就差不多了,雖然還有很多想法,很多事情考證之後會更有趣,很多可以寫的,但因為接下來就是天皇的神蹟,而我只是要研究天皇的血統如何凝聚日本的向心力,其實古事記就已經闡明,天皇就是來自高天原,而且一脈相傳至今,不管經歷過多少戰亂,甚至戰國時代,權力最高的將軍還是沒革掉天皇的命脈,可以說這個全日本人心中的崇高象徵,都沒有被消滅過,直到民主開化的現今,仍有大多數人信奉著,這是不斷改朝換代的中國,以及不斷被殖民的台灣所難以想像的,因此,既然有一個比自己生命更加崇高的存在,那麼,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就可以為這個存在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最後,小小的天馬行空一下,徐福東渡日本,最有可能登陸的地方,也許是九州或四國,他自稱來自高天原,在登陸的地方依照秦朝方式蓋房子,只是用大柱子蓋高一點,就叫做高天原,並且傳授他的煉金術跟神鬼之術,他也把隨行的人分封到各地,而這些人將徐福的知識傳授給女性之後躲在後面控制人民,最後傳到卑彌呼的時候,她反抗這些躲在背後的人,將分裂的各地整合在卑彌呼之下,並且開始往東進軍,將原住民驅趕到了北海道。
搞混的我,查了一下天皇系譜,才發現複雜啊,原來舍人親王的父親天武天皇(40)是篡位的,天武天皇跟他哥哥天智天皇(38)相處似乎並不好,在天智天皇(38)死後,天武天皇(40)跟天智天皇(38)的兒子弘文天皇(39)展開戰爭(壬申之亂),結果是天武天皇(40)贏了,可是,天武天皇(40)死後,沒有男生繼位,而是由他的皇后持統天皇(41)即位,這份皇后的身分也很特殊,是天武天皇的哥哥天智天皇的女兒,也就是一位女天皇,這位女天皇再讓位給她的孫子文武天皇(42),但文武天皇(42)早死,竟然由他的母親元明天皇(43)繼承,再一個女天皇。
照這樣的發展跟一些揣測來看,天武天皇篡位之後,想要證明自己天皇的正當性,就叫兒子舍人親王去做一本書來宣揚自己登基的理所當然,但是在死掉之前都還沒看到這本書,結果兒媳婦知道這件事,這位兒媳婦又是個很有想法的女人,能做出遷都平城京,開創奈良時代這樣的大事,叫人寫本書在歷史留名應該是很正常的吧,只是舍人親王看到古事記的完成可能不是滋味吧,蒐集了二十幾年的資料,還沒編寫完成,別人卻只花了一年,因此不只是要匯集各種古籍的內容,也要把比古事記更加正式,比古事記更加完整。
就以整個發展背景來看,古事記是紀錄稗田阿禮背誦出來的記憶,所以來源單一,稗田阿禮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單純的內容會方便流傳,但日本書紀則是收集各種可以到手的資料,再依據內容綜合成書,考慮到名稱,先後順序,以及宣示政權正統的目的,又依照唐朝史書格式編撰,難度不僅比古事記高,而且複雜的說明反而不易傳播,比較像是考證用,同樣都是要講君權神授,兩本書卻有不同的方式,懶惰的我不是想要翻譯整本書,而是想要看看書的內容是如何讓皇民思想影響日本,所以這裡不會寫出完整的文章,而是個人認為重要的部分。
接下來,想要進入正題了,但是這本書雖然是用唐朝的文言文寫的,但還是有日文的用法,而這時候還沒有平假名跟片假名,怎麼用日文呢?所以日文的部分就拿漢字當發音,比如"美蕃登"要用日文發音是みほと,竟然是指陰部的意思,所以整本書雖然都是漢字,但其實是中日文夾雜的,我大部分是參考底下路徑的說明慢慢推敲。
日本的神代。
古事記:天地剛成,在高天原出現三位神明,
天之御中主神、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隱身,
此時,世界猶如油脂一般滑潤無形,有個像葦牙的東西化為,
宇摩志阿斯訶備比古遲神、天之常立神,隱身,
這五位神明稱為別天神(或者別稱為天神)
再來是,國之常立神、次豐雲上野神,隱身,一位神為一代,兩代獨神
緊跟著,兩位神為男女一對,合為一代
宇比地邇上神、須比智邇去神、
角杙神、活杙神二柱、
意富斗能地神、大斗乃辨神、
於母陀流神、阿夜上訶志古泥神、
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
這十二神為神世七代
日本書紀:遠古渾沌如蛋,清陽者昇為天,重濁者降為地,
天地之間有一個如葦牙的東西化為:國常立尊;國狹槌尊;豐斟渟尊,
此為乾(天)道之陽氣所化,是為純男
接著,天地陰陽之氣交和,化為四對神,
埿土煑尊、沙土煑尊;
大戶之道尊、大苫邊尊;
面足尊、惶根尊;
伊弉諾尊、伊弉𠕋尊
一對為一代,再加上三位獨神,是為神世七代
感想: 古事記一開始就直接講神,最高階的天神住在高天原,而且還沒有形象,而接下來的神就是一對一對的存在,日本書紀雖然有借用盤古開天的形容,但是神的方面也是跟古書記一樣,這跟中國神話就不同了,這讓我很困惑,因為日本接受中國的唐朝文化,在神話部分卻不一樣,反而有點類似希臘神話的男女設定,往下有個更明顯的例子。
日本建國眾神現身
古事記:天神命令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拿著天沼茅固定大地建國,兩位神明就站在天浮橋用天沼茅反覆的沾下拿起,在茅尖滴落的鹽累積成了淤能碁呂嶋。兩位神在島上看到很大的天之御柱跟很大的房子,兩神就繞著柱子,相遇之處交合,但是,因為相遇之時,伊邪那美先說話,第一個孩子流產,第二個孩子淡嶋卻營養不良,兩神又重新繞柱,由伊邪那岐先說話,終於順利生下八大島、六大島,這樣就完成國土的建立,再來就是神。總共產下十四個島,三十五位神。
但是伊邪那美在生下火神的時候,燙傷了陰部,再生下幾位神後就到黃泉去了,伊邪那岐在屍體邊痛哭的時候又生出了幾位神(男性也能生?),伊邪那岐一氣之下,拔出劍殺了火神,想不到從劍上不同部位滴下的血生出了八位神,而且火神的屍體上也生出神來啦。殺火神的劍名為天之尾羽張。
伊邪那岐把伊邪那美葬在出雲國與伯伎國堺比婆之山後,還是想見伊邪那美,就追到黃泉國,只是伊邪那岐不聽話,看到了伊邪那美腐爛的軀體,產生了八雷神,嚇到之後往回跑,伊邪那美感到被侮辱就派部下追都失敗,伊邪那美自己動身,在黃泉比良(ひら)坂追到了伊邪那岐,伊邪那岐立刻拿大石塞住回到人間,這一過程又產生了一些神。
伊邪那岐認為去了黃泉國汙穢的地方,就到海邊淨身,在脫去身上衣物時,產生了十二位神,洗身體的時候產生了十四位神,重點來了,
洗左御目時、所成神名、天照大御神。次洗右御目時、所成神名、月讀命。次洗御鼻時、所成神名、建速須佐之男命
伊邪那岐竟然叫天照大御神管理高天原,月讀命管理夜之食國,速須佐之男命管理海原,
但建速須佐之男命因為思念母親一直在哭,使得青山河海都枯了,伊邪那岐得知建速須佐之男命想去根之堅洲國找伊邪那美,就放逐了速須佐之男命,然後自己到淡海之多賀引退了。
日本書紀:主角換成伊弉諾尊、伊弉𠕋尊,相遇的過程跟古事記類似,順利也是生了國土八大洲及山川草木之後就要生天下之主,然後開始不同了,
大日孁貴,大放光明,遍照上下四方,於是就用天柱將其送上天
月神, 光芒略低於大日,也送上了天
次生蛭兒, 營養不良,放到天磐櫲樟船讓他隨波逐流
次生素戔鳴尊,雖然勇猛,但只會哭,父母親就生氣地說:"你無法君臨宇宙,就去治理偏遠的根國吧",伊弉諾尊在分配完之後,就到淡路之洲隱居了。
感想: 這個世界一開始是汪洋一片,然後又有兄妹結婚的事,讓我想到中國南方跟南島民族所流傳的洪水神話,因為古事記跟日本書紀完成時間都遠遠晚於其他國家神話出現的時間,所以我合理懷疑是借用其他國家神話,雖然其他國家的洪水神話出現之前,就有眾神存在還有打鬥的故事,但古事記不管洪水之前,直接使用了洪水後的描述,原本兄妹結婚是為了造人,而古事記改成了造神,這是亞洲地區的洪水神話,日本會採用是理所當然,而天照大神跟月讀神則有點像盤古消失時,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的內容,奇怪的是黃泉國的那一段,很明顯就是希臘神話天琴座的故事,唐朝應該還沒有引進希臘神話,日本就已經使用了這個橋段,令人不禁懷疑那個時代是不是就已經有歐洲人登陸日本了。
另外,黃泉國原本還有個黃泉神,最後,伊邪那美成了黃泉津大神,伊邪那岐卻什麼都沒有的引退,連接管高天原的天照大御神也是女性,這讓我想到最初的日本是不是女性領導,男性則是經過了一番爭鬥仍然失敗,所以先退了下來,也聯想到卑彌呼(ひみこ),雖然目前卑彌呼的年代還沒完全斷定,而且日本史書也沒有明確記錄卑彌呼的傳說,能夠提供有利參考的大概只有魏志倭人傳,不過卑彌呼的形象是女巫,弟弟協助統治邪馬台國,也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像。
而且,高天原應該是最高的天神所居住的地方,竟然是由下界神明的後代來管理,先不管天神隱身了,一般來說,下一個等級的神應該是上不去,這讓我想到希臘神話,泰坦巨神被打敗,宙斯三兄弟分別掌管三個區域,更奇怪的是,女兒都跑到最上層去了,老爸自己留在下界,然後就音訊全無,這個發展讓我無法理解,但是,這時候如果不讓天照大御神去高天原,接下來的戲就演不下去了,慢慢看你就會了解箇中設計。
建速須佐之男命(素戔鳴尊)的不爽
古事記:被放逐的速須佐之男命想到高天原跟天照大御神告別,天照大御神卻認為他居心不善而嚴陣以待,在談判過程生下各自的子女,變成各地方的先祖,雖然速須佐之男命不是來奪取高天原的,但是祂卻開始大肆破壞,讓天照大御神嚇到躲進天石屋戶,這時,高御產巢日神之子,思金神,想辦法引出了天照大御神,鬧事的速須佐之男命又被流放,逃亡過程還殺了一個神,生出了五穀。 速須佐之男命逃到出雲國之肥河上・名鳥髮地,遇到大山津見神之子足名椎,他有八個女兒,被八俣遠呂智每年吃掉一個,只剩下一位櫛名田比賣,速須佐之男命用計灌醉八個蛇頭,砍了八俣遠呂智,在蛇尾發現草那藝(なぎ)之大刀,獻給天照大御神。速須佐之男命娶了櫛名田比賣之後。
櫛名田比賣以、所生神名、謂八嶋士奴美神。
又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大市比賣、生子、大年神、次宇迦之御魂神。
最重要的配角大國主神出現。
兄八嶋士奴美神、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木花知流比賣、生子、布波能母遲久奴須奴神。
此神、娶淤迦美神之女・名日河比賣、生子、深淵之水夜禮花神。
此神、娶天之都度閇知泥上神,生子、淤美豆奴神。
此神、娶布怒豆怒神此神之女・名布帝耳上神,生子、天之冬衣神。
此神、娶刺國大上神之女・名刺國若比賣、生子、大國主神・
亦名謂大穴牟遲神・亦名謂葦原色許男神・亦名謂八千矛神・亦名謂宇都志國玉神、幷有五名
日本書紀:被命令統治根國的素戔嗚尊出發前,升天向天照大神告別,一樣是談判各自生下五男三女,然後素戔嗚尊傷了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就躲到天石窟,然後被引了出來,素戔嗚尊就被趕出天,跑到出雲國簸之川上,遇到國神脚摩乳,每年被八岐大蛇吃掉一個女兒,現在只剩下奇稻田姬,素戔嗚尊用計殺了八岐大蛇,在尾巴發現草薙劒(又說天叢雲劒,至日本武皇子、改名曰草薙劒),獻給天照大神,素戔嗚尊跟奇稻田姬生兒大己貴神之後,就到根國去了。
感想: 這一段下來,我看到了皇族之間的鬥爭以及複雜的血統。在伊邪那岐神、伊邪那美神創國之後,產生了非常多的部落,天照大神是女性的特徵,猜想一開始應該是女性當權的狀況,就連伊邪那美到黃泉之後也是轉變為主,還回頭一天要殺一千人。另外,當弟弟想要挑戰這個高天原政權的時候,卻遇到其他氏族的反抗。速須佐之男命娶了大山津見神之子的女兒之後,生的兒子還娶了大山津見神之女,還兩個,所以女權當政的狀況一開始還無法動搖。
此外,出現了一點外來政權的跡象,從現實面來看,依照實際考古跟DNA比對的結果,日本最早的原生人種應該是繩文人(雖然更早之前還有,太遠了),之後還有彌生人從大陸移居過去,所以應該是有兩種政權衝撞的過程,兩本書讀到這個段落,我設想了一個情節,神話裡面用高天原跟葦原中國兩個名詞來代表兩個不同的人種,從神話的描述來看,葦原中國指的是下界,可能是原本的日本土人,而高天原是天神居住的地方,應該是外來民族來到日本住的地方,雖然高天原一開始派伊邪那岐跟伊邪那美要來統治,一開始地廣人稀,可以到處分封領土,最後兩人意見有了分歧,發生戰爭之後,伊邪那岐就躲了起來,孩子們也退到不同地方,甚至回到高天原。又過了一段時間,高天原在經歷一場內亂之後,戰輸的一方逃到日本東部,甚至慢慢統治了部分地方。在大國主神出現之後,血統就開始進入主題了。
大國主神
古事記:大國主神有八十個兄弟,這八十個兄弟都把國土讓給大國主神,因為他們想娶稻羽之八上比賣(ひめ),叫大國主神背行李當隨從,到了氣多的地方時,遇到一隻被拔了毛的兔子,原來這隻兔子為了要從淤岐嶋來這裡騙了和邇(わに),而八十神也騙她用海水洗身再吹風,當然是皮裂疼痛難耐,大國主神則是好心教她用河水洗,然後在蒲黃上滾來滾去救復原了,兔子就預告只有大國主神才能娶到八上比賣,想不到八上比賣也真的這樣說,不爽的八十神殺了大國主神兩次,他媽媽也請神產巢日之命救了兩次,大國主神隨即逃到木國之大屋毘古神,但是八十神還是追了過來,他媽媽(還是大屋毘古神?)說你還是逃到須佐能男命所坐之根堅州國,找那位大神討論看看吧。大國主神到須佐之男命的住所時,跟他女兒須勢理毘賣結婚了,須佐之男命用蛇、吳公與蜂來考驗大國主神,都被須勢理毘賣破解,須佐之男命要放火燒大國主神,又被鼠所救,須佐之男命又要大國主神幫他抓頭蝨,其實卻是一堆吳公,雖然還是靠須勢理毘賣破解了,但是繼續待下去有可能真的被殺,大國主神就趁須佐之男命睡覺的時候,把他的頭髮綁在屋簷柱上,順手把他的生大刀與生弓矢及其天詔琴帶著逃跑了,須佐之男命醒來解開頭髮追到黃泉比良坂,眼看追不到了,就大聲說,你可以拿著生大刀與生弓矢打敗你兄弟,要把我女兒當正妻,就可以住在高大的宮殿裡,於是大國主神就真的把八十神打到山上河邊整個潰散,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那一開始的八上比賣呢,雖然有追了過來,但是怕須勢理毘賣,就把兒子夾在樹枝裡回去了。
大國主神(八千矛神)又想娶高志國之沼河比賣,兩人互唱情歌之後就結合了,須勢理毘賣命不爽的追了過來,跟大國主神兩神也是互唱宣誓之歌,不過須勢理毘賣確認自己的大老婆地位,就不管大國主神,而大國主神就開始娶盡天下所有比賣(公主),然後又回到了出雲,這時候,竟然有一位神產巢日神之御子、少名毘古那神來跟大國主神共同治理天下,然後冒出了大年神的娶妻過程,大年神是哪尊?應該是建速須佐之男又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大市比賣、生子、大年神。
感想: 大國主神建國的這一段,日本書紀並沒有像古事記這樣的大書特書,反而很快地就講天照大神之孫的故事,除了想要快點進入主題之外,一個關鍵人物--須佐之男的身分不好交代,簡略一下古事記的神代發展,須佐之男跟祂姊姊天照大神的鬥爭失敗了,到出雲國殺了八歧大蛇然後開始娶妻生小孩,生出一個孫子為大國主神,而這位大國主神最後娶了須佐之男的女兒,並得到祂的幫助(大刀與生弓矢是軍隊)又到處娶妻生小孩,照這樣原文下來,大國主神是娶了祂姑姑嗎?但,一位是出雲國的須佐之男,一位是根堅州國的須佐之男,我認為這是不同的兩位部落酋長,須佐之男就是一個稱號,就是對勇猛粗曠、滿臉鬍鬚的壯男的稱號,底下是古事記寫到三個須佐之男的名號,也許可以認為是筆誤,但我認為已經是不一樣了。
建速須佐之男命:次詔建速須佐之男命「汝命者、所知海原矣。」
速須佐之男命:故、伊邪那岐大御神、詔速須佐之男命
須佐能男命:「可參向須佐能男命所坐之根堅州國、必其大神議也。」
古書記上卷之三標題是寫天照大神與須佐之男命
平定葦原中國
古事記:天照大御神之命以「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者、我御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之所知國。」,結果,天忍穗耳命在天浮橋一看,這葦原中國太亂就不去了,天照大御神就命高御產巢日神想辦法,接連派了天菩比神者、天若日子都失敗,最後尾羽張神子、建御雷之男神跟天鳥船神出馬。建御雷神也很跩,直接問大國主神,天照大御神的兒子要來統治葦原中國,有什麼意見,大國主神也很絕,把責任推給兩個兒子,八重事代主神、建御名方神,這兩個兒子卻相繼被收服,所以大國主神就乖乖地讓出葦原中國了。日本書紀:天照大神之子正哉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尊、娶高皇産靈尊之女𣑥幡千千姬、生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皇祖高皇産靈尊、欲立皇孫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以爲葦原中國之主。故、高皇産靈尊、召集八十諸神而問之曰「吾、欲令撥平葦原中國之邪鬼。當遣誰者宜也。」僉曰「天穗日命、是神之傑也。可不試歟。」於是、卽以天穗日命往平之、然此神侫媚於大己貴神、比及三年、尚不報聞。故、仍遣其子大背飯三熊之大人,亦名武三熊之大人。此亦還順其父、遂不報聞。再派天國玉之子天稚彥,仍然失敗,於是,再派磐裂根裂神之子磐筒男・磐筒女所生之子經津主神,稜威雄走神之子甕速日神、甕速日神之子熯速日神、熯速日神之子武甕槌神,兩位神就踏著劍對大己貴神說,皇孫要來了,讓不讓。大己貴神推給了兒子事代主神,那時事代主神正在釣魚賞鳥,事代主神聽了就閃了,大己貴神交出廣矛也引退了。
感想: 看到現在,認真考究的話,須佐之男也是伊邪那岐所生,可以說有神的血統,大國主神繼續統治下去也無不妥,但是如果要凸顯更崇高的血統,那就比不上高天原的天照大御神,所以突然來了一段天照大御神要來統治葦原中國,雖然有點突兀,卻也不是不能理解,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君權神授這件事正式的走進歷史,一開始高天原也有派使者要好好講,但被大國主神給化解,但最後還是派軍隊來,乖乖投降了。
天孫降臨
古事記:天照大御神雖然命令兒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去葦原中國,但是,兒子卻說孫子已經出世了,就教孫子天邇岐志國邇岐志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去吧。於是天照大御神賜與八尺勾璁・鏡・及草那藝劒,天孫就取佩頭椎之大刀、取持天之波士弓、手挾天之眞鹿兒矢出發了。天孫降臨之後,想娶大山津見神之女、名神阿多都比賣亦名謂木花之佐久夜毘賣,大山津見神連大女兒石長比賣也送了過來,天孫卻嫌醜而退了回去,大山津見神就嘆息的說,石長比賣能讓天孫的生命如石頭般堅固,如今只留下木花之佐久夜毘賣,生命會猶如花一般燦爛但卻短暫。
沒多久,木花之佐久夜毘賣要生孩子了,天孫卻奇怪怎麼那麼快,木花之佐久夜毘賣就發誓如果不是你的,就難產,如果是你的,就一切順利,更蓋了一間沒有窗戶的大房子,進去待產的時候還放火,最後所生之子名、火照命、次生子名、火須勢理命、次生子御名、火遠理命、亦名、天津日高日子穗穗手見命。
日本書紀:高皇産靈尊、以眞床追衾、覆於皇孫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使降之。時彼國有美人、名曰鹿葦津姬是、天神娶大山祇神、所生兒也。結合一天晚上就有身孕,皇孫不信,鹿葦津姬忿恨,造了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進去之後封住入口放火,始起烟末生出之兒、號火闌降命。次避熱而居、生出之兒、號彥火火出見尊。次生出之兒、號火明命。不久,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駕崩,葬在筑紫日向可愛之山陵。
感想: 看來平定葦原中國花了一點時間,本來是派兒子,後來派了孫子來,因為大主國神已經投降了,所以天孫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這樣一來,高天原就徹底掌握了葦原中國,為了讓高天原的血統有憑有據,古事記特別寫出了三大神器來代表這是從天而來的證明。另外古事記多了一段不長命的說法,讓我聯想到,也許大山津見神一開始就有想到水土不服這個問題,所以就派懂得調理的大女兒來,但卻被退回,為了之後的天皇不長命留個說詞。日本書紀也特別還提到駕崩,這兩本書到這裡都已經提到壽命、死亡,這意味著從高天原來到葦原中國的天孫從無限的神變成了有限的青草人。
海幸彥跟山幸彥
古事記:火照命者、爲海佐知毘古而、火遠理命者、爲山佐知毘古而,火遠理命吵著跟他哥換生存工具,火照命本來不想,被魯到最後還是換了,結果火遠理命竟然把魚鉤給掉到海裏,火照命不管如何都要原本的魚鉤,火遠理命只好在海邊哭,鹽椎神幫他送到海神宮殿,還教他娶得綿津見神之女、豐玉毘賣,然後海神幫火遠理命找到魚鉤,還教他教訓哥哥的方法。等海神之女・豐玉毘賣命要生的時候,叫火遠理命不要看,原來豐玉毘賣命需要化成原形八尋和邇,火遠理命不免俗的偷看了,當然嚇了一跳,豐玉毘賣命認為受辱就跑回海中,請她的妹妹玉依毘賣命來照顧兒子、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火遠理命、日子穗穗手見命者、坐高千穗宮、伍佰捌拾歲。御陵者、卽在其高千穗山之西也。
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娶其姨・玉依毘賣命、
生御子名、五瀬命、
次稻氷命、
次御毛沼命、
次若御毛沼命、亦名豐御毛沼命、亦名神倭伊波禮毘古命。四柱。
故、御毛沼命者、跳波穗渡坐于常世國、稻氷命者、爲妣國而入坐海原也
日本書紀:兄火闌降命、自有海幸、弟彥火火出見尊、自有山幸,兩人交換生存工具之後各無所獲,兄還弟弓箭,弟卻丟掉了魚鉤,坐在海邊嘆息,一位鹽土老翁經過,送他去海神之宮,雖然有找到魚鉤,彥火火出見尊因娶海神女豐玉姬,就住了三年,彥火火出見尊終於想到要回家,海神教他對付哥哥的方法,而豐玉姬請彥火火出見尊在海邊蓋房子要生產,但方産化爲龍之時被彥火火出見尊看到,豐玉姬就氣到把兒子丟在海邊回去了,兒子名為曰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後久之、彥火火出見尊崩、葬日向高屋山上陵。
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以其姨玉依姬爲妃、
生彥五瀬命、
次稻飯命、
次三毛入野命、
次神日本磐余彥尊、凡生四男。
久之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崩於西洲之宮、因葬日向吾平山上陵。
感想: 在看這一段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搞的就是有點浦島太郎的感覺,只能說單單去海底龍宮的這一段就讓我很好奇,是不是有關係。說實在的,總覺得老大比較倒楣,天照大御神到高天原,結果弟弟建速須佐之男跑去大鬧,到出雲之後建立自己的國家,八十神應該是眾多兄弟的代稱,大國主神則像是小弟的感覺,而海幸彥的東西被弟弟弄丟了,結果被弟弟慘電,整個感覺就是小的比較吃香。
其實故事到這裡就差不多了,雖然還有很多想法,很多事情考證之後會更有趣,很多可以寫的,但因為接下來就是天皇的神蹟,而我只是要研究天皇的血統如何凝聚日本的向心力,其實古事記就已經闡明,天皇就是來自高天原,而且一脈相傳至今,不管經歷過多少戰亂,甚至戰國時代,權力最高的將軍還是沒革掉天皇的命脈,可以說這個全日本人心中的崇高象徵,都沒有被消滅過,直到民主開化的現今,仍有大多數人信奉著,這是不斷改朝換代的中國,以及不斷被殖民的台灣所難以想像的,因此,既然有一個比自己生命更加崇高的存在,那麼,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就可以為這個存在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最後,小小的天馬行空一下,徐福東渡日本,最有可能登陸的地方,也許是九州或四國,他自稱來自高天原,在登陸的地方依照秦朝方式蓋房子,只是用大柱子蓋高一點,就叫做高天原,並且傳授他的煉金術跟神鬼之術,他也把隨行的人分封到各地,而這些人將徐福的知識傳授給女性之後躲在後面控制人民,最後傳到卑彌呼的時候,她反抗這些躲在背後的人,將分裂的各地整合在卑彌呼之下,並且開始往東進軍,將原住民驅趕到了北海道。